2023年5月28日,随着最后一位学者的返程,陕西省第五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西安交大第九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圆满结束。
“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是西安交通大学于2015年发起的面向全球杰出青年学者开办的职业发展交流盛会,2016年升级为由陕西省委省政府定期举办的高层次人才论坛。此前,我校研讨会已成功举办过八届,疫情期间也克服万重困难从未间断,线上线下累计邀请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位海内外优秀学者参会。众多青年学者通过这样一个窗口深入了对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到国家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巨大成就,并最终在三秦大地上开启人生新篇章。
论坛再启 备受重视
作为疫情后学校组织的首次线下高层次青年学者活动,省委省政府及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卢建军书记多次勉励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全体人员要谨怀爱才真心,把敬才、尊才的诚意融入工作各个方面,让人才们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人力资源部部长魏进家在部务会上多次部署,要求全体成员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人人用情、事事尽责、勠力同心,为省校合作引才、校地联手共建的引才育才新模式助力。
双会并行 日夜兼程
5月上旬,我校第九届丝路青年学者研讨会筹备工作即将进入冲刺阶段之时,组委会接到了省委省政府同期召开陕西省第五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的通知。省论坛规模宏大、嘉宾云集,18个分论坛参会者多达950余人,议程策划、开幕式组织、部门衔接、安全保障、与会接待等各项要求也更为复杂严格。作为牵头组织单位,人力资源部高层办深知后疫情时期,双会并行给会议筹备和组织带来了怎样的压力。时间紧、任务重,高办同志夜以继日,仔细推敲会议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迭代优化会议方案,单单是两个论坛开幕式议程,修改次数就达50余次。会前出台的分工方案,更是堪比剧本,细枝末节逐一体现,会议全貌呼之欲出。以此为基础,材料准备组、综合协调组、宣传推广组、会议筹备组、后勤保障组等5个小组各司其职,日夜兼程,筹备工作稳步推进。会议总协调张英佳说道:“本次论坛点多、面广、体量大,涉及省校协同、校内联动、校企沟通等多方位、多维度协作运行,高办同事群策群力,克服了诸多可预见和非可预见难题,全力保障双会顺利开幕。”
心意涌动 关怀备至
好的参会体验往往自细节彰显。充分调动可支配的资源,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参会学者间的距离,让每一位学者都感受到学校爱才惜才的诚意与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历届丝路论坛的工作重点和服务准则。
两场会议各具特色,却又彼此呼应。学者们纷纷表示自己在各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的介绍中重新认识了飞速发展的陕西和交大;在“三池一机制”揭榜挂帅项目签约及人才“校招共用”合作签约的仪式上窥见了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的多样;在引进人才经历分享中找到了蓝本,打开了就业新思路;在秦创原总窗口、创新港中小幼及高端人才生活基地等参观活动中对西咸新区及创新港宜居宜业的环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在学校各二级学院(部)的分论坛中,与各自领域的学者深入交流,共话学科前沿,擘画西部未来发展与科技强国伟大蓝图。
精心设置的议程无疑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工作人员细致入微的服务,也悄悄拨动着学者们来陕、来校发展的心弦。
在此次会议的筹备前期,会务组用心设计、精挑细选,满是交大元素的会议袋里包罗万象:挡雨的伞、消暑的风、解渴的水、记事的册和西迁专列的粉红 “车票”,无不传递着交大爱才之心、礼才之情,无不诉说着交大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和服务“国之大者”的精神追寻。“看到学者们打开会议袋时惊喜的表情,听见他们夸咱们的会议袋‘有颜’、‘有料’、‘走心’,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扎扎实实全面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的鼓励!”报到组的工作人员兴奋地说道。
随着参会学者陆续抵达,接待工作逐渐繁忙。工作人员设身处地,把关怀倾注到了与学者们的每一次接触中。从接机、接站,酒店入住,到会议签到,从重要日程提醒、参会及就餐指引到最后的返程送别,管家式的服务与保障,不仅提升了学者的参会幸福感,更让学者倍感心安与温暖。
众志成城 使命为先
会议筹备,千丝万缕。一切的有条不紊,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领导班子与相关同志一道奔赴各个场地、排查布场漏洞,着手解决桁架定位、屏幕色调、文案细节、现场彩排,确保会议最佳的视觉呈现、各环节的顺畅衔接。面对不断有工作人员“二阳”,部内同志和学生志愿者不断调整分工,确保各环节稳步推进。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全体同志使命为先,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有力保证了本次大会的顺利开幕和有序开展。
笃行至远 未来可期
丝路双会顺利举办,再次证明了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是一个团结、友爱、奋进的集体,更是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大团队!
在会议闭幕当晚,教师工作部许佳辉部长在部门微信群里这样说到:“惟其艰辛,更显勇毅;惟其繁难,更显精神;惟有笃行,方能致远;惟有团结,方能胜利!论坛已经落下帷幕,我们还要总结经验、巩固成效,使品牌更亮,人才聚集效应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