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17]1号),现将我校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通过个人申报、拟进站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专项资助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该计划将资助300人,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其中日常经费40万元为生活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补助经费。
“博新计划”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并组织实施,通过组织同行专家进行会议评审确定资助人员。资助人员须在名单公布后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为2017年度拟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科学道德。
(二)获得博士学位2年内的全日制博士,2017年度应届全日制博士毕业生优先(申报时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三)至本批次申请截止日期不超过31周岁(1986年3月10日之后出生)。
(四)申请学科须符合本年度博新计划资助学科,博士后研究工作计划尽量围绕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重点资助的研究领域制定。(2017年度“博新计划”限定的资助学科详见附件1,2017年度“博新计划”重点资助研究领域详见附件2)
(五)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所属领域应符合“博新计划”重点资助的研究领域(附件2)。
(六)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
(七)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
(八)本校申请者一般应跨一级学科申报,并选择非博士导师为博士后合作导师。确实无法避免者,学校将按照此类申报者不超过申报总人数20%的有关规定进行筛选。
三、申报流程
(一)申请人联系相关学院,落实合作导师,2017年2月20日后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博新计划”信息系统进行填报。
(二)申请人准备纸质材料。以下材料各准备两份。
1.纸质申请书。纸质申请书需在线打印,校验码与网上一致为有效。
2.身份材料。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博士学位证、毕业证复印件;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或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
3.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3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复印件。
4.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可登录“博新计划”信息系统下载相关模板)。
(三)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
1.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博新计划”信息系统,网上提交申请书;上传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博士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扫描件。
2.将“三(二)”中的材料按照1-4的顺序分别装订成两册,并提交学院审核。各学院于2017年3月7日前提交西安交通大学人力资源部。
(四)人力资源部将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指导进行相关材料的准备并向中国博士后基金会上报。
四、其他
(一)申请人可同时关注我校的专职科研人员、新讲师、新副教授招聘计划,了解相关政策。“博新计划”入选者如聘为我校教师、专职科研人员,除享受该计划国家相关资助外,不影响其校内薪酬发放。
(二)入选者在站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需注明受“博新计划”资助。
(三)申报工作时间安排。申请者2月20日后可网上提交申请材料申报材料,学院上报材料截止时间为3月5日;学校审核时间为3月5日至3月17日;专家评审时间为4月中旬;获选结果拟于5月上旬在中国博士后网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公布。
(四)请各学院着力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合作导师和优秀博士毕业生积极参与“博新计划”。
联 系 人:贺睿、韩骁
联系电话:029-82668755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人力资源部
邮政编码:710049
附件:1.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学科
2.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重点资助
的研究领域
3.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
4.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
5.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
6.设站单位申报人员汇总表
西安交通大学人力资源部
2017年1月 13 日